2007年8月22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九版:读图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一位76岁老人的志愿梦
本报记者 陈立波 文/摄

  给青少年上课、义务拔草、打扫楼道、当协管员,他参加志愿者活动的记录已写了整整24本,他就是家住嘉兴市同乐社区的76岁志愿者“专业户”——张永康。
  “随便坐,随便坐。”8月17日上午,看到记者,张永康立即停下手上的活过来打招呼,并拿出整整24本志愿者注册登记本。记者看到,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他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情况。
  他向记者讲起了自己快乐的志愿者生活。退休后,他就成了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。从9年前开始,他每周都会定期到公共场所打扫卫生,记得有一次,他带了一把菜刀,在周围人惊诧的目光中整整忙了一天,用菜刀刮了八簸箕的垃圾。说着说着,张永康又拿出了一把很大的剪刀,他告诉记者,这是他平时锻炼身体时必备的工具,在锻炼的时候沿途修剪绿化带里的树枝。
  “现在登记本上的一些活动已经‘吃不饱’了,所以只有自己再找点别的事情做。”张永康指着桌子上的一大堆材料告诉记者,“自2002年加入南湖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讲师团后,到现在,他已义务为青少年、党员、居民骨干等讲课147次。”
  张永康戴着老花镜,细心地翻阅起他的讲课记录,上面详细记录着他每次上课的时间、地点、对象、人数等,上面还有他修改过无数次的教案,那是他一次又一次跑图书馆的成果。
  记者看着镜头下做事如此认真而执着的老人,敬意从心底油然而生。